金浦的历史与沿革

  • 金浦简介
  • 金浦的历史与沿革

历史

三国时代

在高句丽、百济、新罗三国鼎立时期,金浦市所在的地区堪称三个国家的角逐场。这一地区于高句丽长寿王六十三年(475年)首次登上历史舞台,新罗统一韩半岛后于景德王十六年(757年)将全国国土整编为九州五小京,将隶属于汉州的金浦半岛分为金浦县(金浦、高村、黔丹地区)、分津县(通津、月串地区)、童城县(霞城地区)、戍城县(阳村、大串地区)、孔岩县(首尔江西区地区),前四县成为长堤郡(现在的富川)的领县,孔岩县则成为栗津郡(现在的始兴)的领县。景德王十六年,此前的童子忽县(又称憧山)和首尔忽县分别更名为童城县(长堤郡领县)、戍城县(长堤郡领县)。后来,戍城县于高丽初期更名为守安县,又于恭让王三年并入通津县,这一地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。

高丽时代

高丽成宗和显宗九年(1018年)分别是关内道(现在的京畿、黄海地区)和树州(富平府)的属县,明宗二年(1182年)划分出金浦后才设置监务,神宗元年(1198年)将御胎埋葬于此后设置了县令。景德王十六年,阳川地区具有悠久历史的齐次巴衣县更名为孔岩县,并成为栗津郡的领县。高丽显宗九年(1018年)划入树州,忠宣王二年(1310年)重新划入阳川,并设置了县令。

朝鲜时代

朝鲜王朝太宗十四年(1414年)8月,将金浦与阳川县合并为金阳县,同年10月再次整编,将阳川划入衿川(现在的始兴)、金浦划入富平府,金浦一名自此消失。直到太宗十六年7月,才恢复原状并设立金浦县。仁祖十年(1632年)在北城山修建章陵后,将金浦县升级为郡。高宗三十二年(1895年)整编时作为一个郡划入仁川府,高宗三十三年(1896年)成为由四等郡守主管的郡。平淮押(又称比史城、别史波儿、比北史城)县位于以前的通津、月串一带,景德王十六年整编时更名为分津县并成为长堤郡的属县,高丽时期更名为通津县后,于恭让王三年(1391年)合并童城、守安两县后才设置监务,进入朝鲜王朝后,于太宗十三年(1413年)设置了县监。肃宗二十年(1694年)升级为通津府,高宗三十二年整编时重新变为通津郡,高宗三十三年成为由三等郡守主管的郡。

近代

1914年3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行政区域整编时,将金浦、通津、阳川郡合并为“金浦郡”。合并前隶属于金浦郡的郡内面、石闲面、古县内面被整合为郡内面,黔丹面、马山面、芦长面被整合为黔丹面,林村面、高兰台面被整合为高村面。经过地区调整后,此前隶属于通津郡的府内面、甫口串面、月余串面、所伊串面、古里串面、半伊村面、迭田面、奉城面、大坡面、阳陵面、桑串面被整合为月串、霞城、阳村、大串面,阳川郡的县内面、三井面、加背谷面、南山面、将军所面被整合为阳东、阳西面,共整合为9个面。

近代以后

  • 1963.01.01. 阳东、阳西面划入首尔市(7个面)(总统令第1172号)
  • 1973.07.01. 富川郡吾丁面、桂阳面划入(9个面)(总统令第2597号)
  • 1975.10.01. 吾丁面划入富川市(8个面)
  • 1979.05.01. 金浦面升级为邑(1个邑7个面)(总统令第9407号)
  • 1983.02.15. 新设通津面(1个邑8个面)(总统令第11027号)
  • 1989.01.01. 桂阳面划入仁川广域市(1个邑7个面)(法律第4051号)
  • 1995.03.01. 黔丹面划入仁川广域市(1个邑6个面)(法律第4802号)
  • 1998.04.01. 金浦郡升级为金浦市(3个洞6个面)(法律第5458号)
  • 2003.09.01. 金浦3洞分为沙隅洞、丰舞洞(4个洞6个面)
  • 2004.01.01. 通津面升级为通津邑(1个邑5个面4个洞)
  • 2009.09.01. 高村面升级为高村邑(2个邑4个面4个洞)
  • 2011.11.14. 阳村面升级为阳村邑(3个邑3个面4个洞)
  • 2012.09.24. 新设场基洞(3个邑3个面5个洞)
  • 2013.10.28. 从金浦2洞中分出九来洞(3个邑3个面6个洞)
  • 2015.02.02. 从金浦2洞中分出云阳洞(3个邑3个面7个洞)
  • 2017.04.18. 金浦1洞的行政洞名变更为金浦本洞
  • 2017.04.18. 金浦2洞的行政洞名变更为场基本洞
  • 2019.09.23. 从九来洞中分出麻山洞(3个邑3个面8个洞)